亚洲很多地区6月份制造业活动放慢,这表明未来几个月经济增长可能疲软,直到今年晚些时候西方国家经济复苏能够带来提振。
周一发布的采购经理人指数(PMI)显示,亚洲很多地区的制造业活动要么放慢增长,要么陷入萎缩。中国6月份官方PMI从5月份的50.8降至50.1,勉强保持在荣枯分界线上方。汇丰中国6月份PMI显示中国制造业活动萎缩,从上月的49.2下降至48.2。
汇丰(HSBC)亚洲经济研究联席主管Frederic
Neumann表示,亚洲尚未从西方国家经济数据改善中受益,同时正受到利率上升的不利影响,因为市场在为美国最终缩减量化宽松规模做准备。他称,难以知道此次经济增长放慢的支撑何在,因为中国尚未决定提供政策支持。
由于令人失望的数据接踵而来,亚洲市场周一下跌。6月份,韩国制造业五个月来首次出现萎缩,出口四个月来首次下降,但由于进口降幅更大,韩国保持贸易顺差状态。
汇丰印尼PMI降至四个月来最低水平,台湾PMI显示制造业连续第二个月萎缩。越南6月份PMI大幅降至有史以来第三低位。
只有印度和澳大利的PMI读数逆势上扬:印度制造业小幅扩张,汇丰印度PMI从50.1上升至50.3,澳大利亚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,该国制造业活动6月份继续放慢,但幅度不那么大。
日本央行(Bank of Japan)的短观调查报告也于周一出炉,该报告显示出4-6月份淡季企业景气指数显著上升,安倍经济学(Abenomics)令经济再度启动。但这主要是由于国内需求复苏,而且日本企业乐观情绪一定程度上与日圆走软有关,而日圆疲软可能有损亚洲其他地区的出口前景。
近几年来,欧美经济一直举步维艰,是中国政府出台的刺激措施帮助维持了亚洲乃至全球经济的增长。但这种状况已然改变,中国货币市场不断发酵的流动性危机表明,这一次中国政府不再愿意放开流动性闸口。
而对于印度或印尼等可能从刺激措施中受益的其他经济体来说,相关政府可能又会迫于本币疲软的压力而不愿采取行动,因为一旦放松政策,这些国家的货币只会进一步下跌。
未来中国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压力将开始在实体经济中体现出来,并可能拖累未来几个月的经济数据,此外,利率上升可能也会带来不利影响。目前市场已经在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(Federal Reserve, 简称Fed)退出债券购买计划做准备,Fed退出可能还会引发整个亚洲的去杠杆化。
Neumann表示,眼下只是暴风雨前的短暂平静,进入第三季度以后风险会显著增加。倒不是说亚洲的经济增长会完全瘫痪,但整个地区的确会出现增长放缓。
(资料来源:华尔街日报)
评论